于方寸墓碑间,载满两代人的乡愁
——评洪锦坤《墓碑》
2025-11-02 14:47:16 作者:邹一群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邹一群,现任中航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超级抗原全球应用功勋专家、中国中医药杰出贡献人物代表,同时担任沈阳协合生物制药集团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及智库专家。

洪锦坤先生的《墓碑》以极简的意象,将两代人的乡愁与漂泊之痛凝于方寸文字间,字句轻浅却力道千钧。
诗的开篇以“一堆土丘”“一块墓碑”勾勒出最朴素的死亡场景,却在“埋葬了南洋梦碎”中瞬间剖开深层的漂泊底色——这方土丘下,不仅是生命的终结,更是父辈远赴南洋寻梦却最终梦碎的一生。“青苔老去”“永远的孤寂”则以景物的衰败衬出死亡的冷寂,也暗合了海外游子与故土隔绝的孤独,连墓碑的青苔,都像是在异国岁月里慢慢老去的乡愁。
“坚固的五十六载”是对逝者一生的凝练,这漫长的岁月里,藏着在马来西亚谋生的艰辛,也藏着对广东普宁故乡始终挥之不去的牵挂。“再想也载不回乡愁的忧郁”一句,将乡愁从抽象的情绪化为可“载”的重物,可这“重物”终究无法随逝者归乡,道尽了海外游子“根在故土,身埋异国”的无奈。
结尾“日起日落”的日常轮回,与“别忘了跟风说去/让风扬眉/无法诉苦的叹息”形成反差——日子依旧,可逝者的乡愁与委屈,却只能托付给风。而“普宁静静的风”,又让这份托付有了落点:即便身在马来西亚,风仍能连接起故乡普宁,让无法言说的叹息,顺着风飘向魂牵梦萦的故土。
整首诗没有激烈的抒情,却以“土丘”“墓碑”“风”等寻常意象,将个人的生死与两代人的乡愁(父辈的寻梦与作者对故乡的认知)紧密交织,既是对父亲一生漂泊的悼念,也是对海外游子群体“根”的追寻与叩问,读来令人心生怅惘,又满是共情。
墓碑
洪锦坤
一堆土丘
埋葬了南洋梦碎
一块墓碑
冷冷的屹立着,青苔老去
矗立成一座永远的孤寂
不想走入了坚固的五十六载
再想也载不回乡愁的忧郁
日起日落
别忘了跟风说去
让风扬眉
无法诉苦的叹息
普宁静静的风
注:
清明回来后写,广东普宁市是我爸的故乡,我的故乡是马来西亚。
20140429◆台湾-新北市新店区
☆选入《眾星喧嘩:天狼星詩作精選》(2014)p070
☆原载《中國詩人》微刋總第350期/2019年6月24日
☆选入《诗电影-洪錦坤自选诗十一首》11-06
☆2018-2019《中国诗人》微刊年度诗人奬 》荣誉奬-十首組诗之一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