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之歌(组诗)
2025-09-25 09:14:21 作者:李剑帆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李剑帆,湘人,省作协会员,曾用笔名云飞扬、云退,机关公务人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中国诗人》《世界诗歌》《文学天地》《江南诗》等文学期刊,入选中国诗歌网第237期“脸谱”栏目,入选《天天诗历》《湖南诗歌年选》《当代民间短诗选》等多个诗歌选本。

白露之歌
鸿雁来,玄鸟飞
它们各自飞向命定的方向
我们为何还在仓皇地追赶指针
已有人解开魏晋的衣襟
躺在山巅,听缶声
从星群坠落
像祖先敲响龟甲的钝响——
“譬如朝露”啊
无非是暂住的寓言
且做江湖的浪子
向群山赊一壶烈酒
人间闲事,且置于轻波之上
不妨碍一叶孤舟
兀自横渡苍茫
大河帖
奔涌是它示人的铠甲
而真正的倦意
只有在入海前才肯卸下
干裂的河床、浅淡的刻痕
都是写给大地的自白书
渔火在旧埠头咳嗽
每当橹声摇醒水底的月光
整个夜晚就泛起皱纹
那并非命定的渡口
半生浮沉
不是意外,或许
也并非终章——
我抱着自己的锈锚赶路
从上游到入海口
一生都在与沙砾谈判
一生总被暗礁
突然截断
荷塘夜迹
十人散坐荷塘
就清光磨出淡墨
最瘦那位蘸水写字
涟漪漾开:浮生如舸
卖字的典尽长衫
换松烟半两、云蓝一卷
醉汉用掌心描摹山河
有人醒来揉皱残谱
待斗柄低垂
有人抱琴睡在柳下
琴弦在星露中慢慢涨潮
一篙点破水月,残稿纷然散尽
十方砚台映着同一种空无
散场时清算天河旧债
欠东风一首歌
欠梅花三页诗
空塘浮起十颗
未署名的水珠
雨荷风
他俯身,折荷茎为笔
在晚风里蘸取粼光
写下的字,被涟漪
推回水中央
江南向暮,瓷青生凉
采菱舟系住烟波
濯缨人歌沉浪底
袖间半纸残稿,浸透
越溪的雨、山后的岚
卖茶翁舀起星斗:
“这一盏,可忘机,可葬名”
莫问莲动几瓣
莫问水深几许
莲池最暗处沉着
所有未钤印的
断砚与星光
晨光书
晨光在百叶窗间切割光影
像古砚里熔开的碎金
正流向未醒的虚空
宣纸摊开黎明的水域
楼群在纸面投下锯齿状阴影
你挥毫,星光从笔锋抖落
晕开纸页更辽远的留白
窗棂上的晨霜正在凝结
与鬓角的银斑
对坐无言
风掀起半页残卷
露出背面未干的墨迹——
是长安以外的月光
正漫过新磨的墨痕,还在渗潮
我带着三种感觉离开:
墨锭的冷,霜花的脆,以及
纸页翻动时
漏出的半粒鸟鸣
雨燕
乌云把天空压成铁砧
雷在云层中磨镰
所有翅膀都退回巢穴
你翻飞,削开雨幕
没有誓师,只有俯冲的抛物线
把闪电拧成弓弦上的箭
你引颈将箭镞对准深渊
每一次振翅都是淬火的过程
雨珠在翼尖炸出
反叛的火星
这一刻天地倒悬
你用倒飞的姿势书写宣言
当雷鼓在胸腔擂响
所有下坠的雨都被
劈成两半
一半是命运的镣铐
一半是你
衔着的
闪电
长安的荔枝
驿道蜿蜒如篆
三万里,已足够让马蹄
在史书里长出锈迹
有人在驿站前拆解来信
每一个字都沾着
不同时代的沙粒
记忆中的盛唐越来越淡
是什么在打磨时间
一曲霓裳过后
此刻,已没有山岳可以指认
——只有沙丘隆起
每一粒尘埃都举着
半截旌旗
傍晚
灰色护栏试图截断
半枚落日,或者游移的尾灯
而公路蜿蜒,细软
它敛住风,也收走悬而未决的孤独
暮色落下去的地方——
说是人间星火,不如说
是佛前将萎的香
垂钓者静坐,一竿
提起水底陈年的沉默
长椅上的影子
几次折叠,又几次打开
只有流水笑得天真
它体内有自我缝合的漩涡
松涛引
午后,院墙拢住
一片奔涌的绿浪
借我一段松枝作禅杖,探入
困囿时间的深处
掀翻整座松林的酒瓮,泼出
万年封存的琥珀香
敕令松针为星斗,重排
聚义的天象
——我需要风声
凝作隐形的拳锋
在大江大河里
掀起狂潮
那些困囿的时辰,那些
鼓荡千钧雷鸣的袂袖
那些封存未冷长啸的
松脂琥珀
就沉入这里吧,沉入
十万青松的甲胄,沉入
奔涌绿浪的经脉,沉入
星斗排布的穹庐,沉入
山河未齐的
缺口
松涛卷过十万青松的阵列
在深谷回响的声韵里
此身 ,填满大地
未合的棱角
很赞哦! ()